中国新闻信息网

[切换城市]

国家终于发话了!六十岁打工没人管?

2025-8-2 08:30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24| 评论: 0

摘要: 凌晨五点的工地,露水把王建国的解放鞋浸得透湿。他蹲在塔吊影子里数工资条,指腹一遍遍摩挲着"38000元"那行字——这是被拖欠半年的血汗钱,今天终于要到手了。旁边刚上工的老李凑过来:"咋?真要回来了?"老王抬头 ...
 凌晨五点的工地,露水把王建国的解放鞋浸得透湿。他蹲在塔吊影子里数工资条,指腹一遍遍摩挲着"38000元"那行字——这是被拖欠半年的血汗钱,今天终于要到手了。旁边刚上工的老李凑过来:"咋?真要回来了?"老王抬头,眼里的红血丝混着笑:"国家新规下来,老板不敢再赖了!"
内容图片

谁能想到,这把年纪还得为几千块跟人红脖子。去年冬天在脚手架上摔了跤,老板塞来两千块就让走人,说"你这岁数不好算工伤";前年夏天扫马路中暑,队长只给批了半天假,说"老年人扛得住"。工地上像他这样的老人不少,60岁的张大姐在食堂择菜,手指被菜刀划得全是口子,签的"临时工协议"里连医保都没提;72岁的赵大爷在小区当保安,半夜巡逻摔断腿,物业经理一句"你超龄了",连医药费都不肯报。

内容图片

这些事,以前只能认栽。据人社部2024年统计,全国60岁以上继续务工的人员超1.2亿,大多在建筑队、早餐铺、快递点讨生活。农村来的老人,每月180元基础养老金(数据来源:国家医保局2024年报告)不够买药;城里的退休工,说不定还背着房贷要还。他们不是不想在家含饴弄孙,是生活逼着必须再拼几年。可这拼来的血汗钱,常常攥不牢——有老板故意拖欠工资,反正你耗不起;有单位随便辞退,反正你没处说理;真出了意外,更是叫天天不应。

内容图片

但从7月底开始,这些事有了硬规矩。人社部近期发布的《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,把以前模糊的地方全说清了:

内容图片

工资不能再拖欠。合同里必须写明白每月几号发钱,加班就得给双倍工资,夏天的高温补贴、冬天的取暖费,一分都不能少。老王他们工地现在贴了公示,欠薪直接打12333举报,仲裁人员三天内准到。

工伤有了明确说法。上海那家便利店给超龄员工买了意外险,有位阿姨拖地摔了跤,住院花的五万块全报了;北京的物流公司更直接,给60岁以上师傅们上了工伤保险,跟年轻员工一个待遇。

辞退得按规矩来。老李原来在物流公司卸货,上个月被通知"不用来了",他拿着新规找经理,最后不仅拿到了补偿金,还签了新合同——现在解雇超龄员工,得按规定给补偿,随便开人?门儿都没有。

内容图片

这下可把老板们忙坏了。早餐店王老板连夜改合同,把"临时工"改成"正式员工",还特意加了句"工作期间受伤由店里负责";快递站张经理算了笔账,给老员工上保险每月多花八百,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被举报,反而踏实了。有人嫌麻烦,偷偷把超龄员工转成"兼职",结果被劳动监察队查到,罚的钱比省的社保费还多。

内容图片

其实哪有那么多麻烦?工地给老工人换个轻便活儿,比如指导年轻人搭脚手架,既发挥经验又降低风险;超市让退休阿姨当"服务顾问",不用打卡考勤,照样给交意外险。规矩理顺了,老人干得安心,老板也省了纠纷。

现在工地上的公告栏换了新内容,以前贴的是"安全须知",现在多了张"超龄劳动者权益清单"。老王每天上工前都要瞅两眼,那上面写着"工资按月发""工伤有保障""辞退有补偿",字不算好看,但比啥都让人踏实。

内容图片

今天发工资,老王揣着崭新的银行卡去银行。柜员小姑娘笑着说:"最近好多大爷大妈来取钱,都说政策好。"他摸着卡面,突然想起昨天老李说的话:"咱这岁数打工,图的不是挣多少,是挣得硬气。"

可不是嘛。谁不想体面地活到老?国家给的这份保障,不是让老人非得接着干,是让他们想干的时候,能挺直腰杆,不用再看谁脸色。这比啥都强。

内容图片

对了,这份规定还在征求意见阶段,截止到8月15日。有想法的可以登录人社部官网提交建议,也能寄信到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2号,或者打12333热线说说看法。毕竟政策好不好,得听干活儿的人怎么说。

微信扫一扫,阅读更方便^_^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联系电话:18501065879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宝隆大厦1单元1922号 邮箱:news110.cn@163.com ICP备案号: ( news110.cn )
Copyright © 2001-2022 Discuz Team. All Rights Reserved.  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返回顶部